



通过近几年的投入和大力建设,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自制装备、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立足行业,面向国内外,实现了中心石油化工技能训练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的充分共享。
①在校内的资源共享
中心立足于本校本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各种方式和形式将教学资源向全校各个院系学生全面开放,年教学量超过20万人时,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②与高校的资源共享
中心的石油化工技能训练教学理念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结合自主研发的系列仿真教学装备和软件、教材等资料,被引进到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技术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用于本科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
③与地方单位的资源共享
在完成好本校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基础上,中心还多次承担青岛市、东营市地方院校、单位及济南军区、山东军区的学生训练教学和职工技术培训;中心开发的实验教学装备也被引进到中国科学院等各研究机构,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
④与炼厂单位的资源共享
中心每年承担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单位以及京博石化等地方炼厂的部分职工技术培训;主持编写的石油化工技能训练相关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料,在相关炼厂培训机构得到广泛使用;开发的实验教学装备被大量引进到各大石油公司研究院所。
⑤与国外单位的资源共享
中心利用自身教学资源,先后与来自沙特、伊朗、加拿大、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教师及留学生进行石油化工技能训练教学的探讨与培养,受到一致好评。
⑥远程教学资源共享
中心的教学网站面向全校、相关高校、地方及各炼厂开放,给相关人员学习提供自学平台,每年有近万人通过中心教学资源受益。
⑦对外合作与交流
中心多次主办和协办石油化工训练教学相关研讨会以及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会议60余次;在教育部相关会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议上多次应邀做专题报告介绍发展经验与成果;为多所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和地方培训机构提供建设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持;中心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200余次次,如江雷院士、陈丙珍院士、汪燮卿院士、李文钊研究员等,他们广泛介绍了石油化工及装备等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使中心研究人员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中心每年接待数十个国家的高校及国内重点院校、培训机构来访交流近百批次,实现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点击进入:中心自制教学装备及软件推广单位.doc